对于判断一个关键词优化的易难度,本以为大多数SEOer都了解,但却发现大多数的关键词都是盲目选取,竞争大,怎么做也做不上来,于是今天问了一些SEO朋友,问他们平时如何判断一个关键词优化的易难度,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去判定一个关键词的SEO优化难度等级呢?
1、从百度指数高低来划分优化难易程度
百度指数只是用户搜索量的判断,并不是优化难度的全部,因为指数高的词,搜索的人多,做优化的自然也多,因此竞争就高,但是百度指数高,只能说明这个关键词很热门,搜索量大,收录量大,对于SEO优化专员来说不能因为指数的高低就说关键词优化难度大,不可能优化上去等等,这种是不专业的。
如何正确利用百度指数判断关键词优化难度呢?百度指数重点是统计用户搜索关键词的量,因此是用来挖掘长尾关键词的利器,也可以用百度指数做一个搜索参考标准,一般情况来说,百度指数高的,优化竞争对手也就多,所以难度也就大得多,但百度指数仅仅只是一个参考,并非全部,重点还要看百度指数里相关检索词。
除了百度指数之外,还有360指数、搜狗指数等来查看,主要反应了这个关键词的用户搜索频繁度,日搜索量越大,说明该词价值越高,竞争难度也会越大,相应的优化难度也越大。
大概分成以下几个数值范围:
(A)、搜索次数少于100:属于竞争较小的;
(B)、搜索次数100-300:属于中等偏小的;
(C)、搜索次数300-500:属于中等的;
(D)、搜索次数500-1000:属于中等偏上的;
(E)、搜索次数1000以上:属于高难度词。
2、相关结果搜索量
关于搜索引擎相关结果搜索量,用这个数量做判断也是简单但也是不准确的,判断方式就是看相关结果数量达到多少,例如搜索优化,可以看得出相关搜索量已经达到一亿之多,在答案那么多的情况下,要想竞争这个关键词无疑难度不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一换其他的关键词呢?
若是客户要求一定要做这些大词,不妨说服他先做小词,或者干脆推掉,这类合作做下来,以个人做很难做好,当然,这个也仅仅只是作为判断关键词优化易难度的因素之一,并非全部,一般正常来说,符合优化的搜索量一般在500万以下,3个月可以做上去。
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上都会显示这个关键词返回的相关页面总数,这个结果数是搜索引擎经过计算认为与搜索词相关的所有页面,也就是参与这个关键词竞争的所有页面。
大概分成以下几个数值范围:
(A)、搜索结果少于50万:属于竟争较小的;
(B)、搜索结果30-100万:属于中等偏小的;
(C)、搜索结果100-300万:属于中等的;
(D)、搜索结果300-500万:属于中等偏上的;
(E)、搜索结果500万以上:属于高难度词。
当然,作为一名SEO也不能完全的看搜索结果,有的关键词虽然结果数很大,竞争程度并不高,都是属于一些大众词,比如我们、方法、公园等,这些词搜索结果数自然很高,但没什么意义。
同时,一些企业在选取关键词的时候,也适当的考虑考虑优化关键词的竞争度,别一味的要竞争大的词,否则做到天荒地老也未必做上去。
3、域名级竞争对手排名数量
搜索结果页面前10或前20位中,有多少是首页?有多少是内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竞争水平,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内页数越多,说明竞争越小。
通常,首页是网站权重的页面,排名能力也强,如果一个关键词排在首页的都是一些网站内页,说明可以主要优化这个关键词的网站不多,那么自己优化获得排名的机会也大很多。
扫描二维码与小二CMS创始人沟通:
小二CMS专注于高端网站定制、系统开发、商城开发、外贸网站建设、公众号开发、小程序开发、网站优化推广、安全运维等技术领域。是高端定制网站领域著名服务商!
在智能家居从概念走向现实的今天,消费者对"全屋智能"的期待已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转化为对便捷、舒适、个性化居住体验的切实需求。
在微信生态中构建网站已成为企业品牌展示、用户运营与商业转化的核心场景。区别于传统网站,微信网站需深度适配微信的交互逻辑与功能接口,实现从流量获取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微信作为一款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超级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商业运营模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一个专业、高效且符合企业特色的网站已成为企业展示形象、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窗口。
在人工智能(AI)技术以迅猛之势席卷各个领域的当下,一个疑问悄然浮现:网站是否会被AI工具替代?
在用户注意力碎片化、搜索引擎排名与加载速度强关联的今天,网站访问速度已成为影响用户体验、转化率及SEO效果的核心指标。
在搜索引擎流量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企业SEO投入与产出比成为核心关注点。SEO关键词排名收费模式已从传统的“按词计费”向“效果导向+技术赋能”转型
在数字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网站已从“信息展示窗口”升级为“品牌价值载体”与“用户转化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