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威媒体称:“谷歌有望最早于今年秋季重返中国大陆市场,并推出定制版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对于谷歌入华的消息,其实这一年来已经传闻过多次,但这次消息属实的可能性更高,谷歌入华似乎已经是万事俱备,欠东风了。不单只是谷歌,另外一个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也正在积极游说,谋求进入中国市场。而面对众多的冲击,巨头下一个抢占的领域或许就是手机系统了。
第一:谷歌应用商店进军国内
Google Play的入华明显动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奶酪”,一旦谷歌成功突围,站稳脚跟之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市场份额将发生“质”的变化。尽管目前国内应用渠道的格局已经在竞争中逐步确定,但谷歌拥有强大靠山——安卓系统,因此其入华势必带来一场震动。五年前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更像是一张白纸,现在的许多新兴巨头在当时都尚未成型,谷歌大可凭借其实力一展拳脚。今天谷歌在中国的威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也足以在应用商店领域掀起一阵大波。
第二:谷歌将加快步伐重返中国市场
1.预置谷歌的应用商店,每部手机将补贴一美元
谷歌在服务器问题、政府关系这两大核心上进行一定的妥协,入华的阻碍大大削弱,其在发展的时间点上尽管已经错失良机,但与国内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前的遗憾。早在今年6月就有消息称,谷歌为其应用商店努力与中国手机厂商洽谈,谷歌的条件是,如果手机厂商愿意预置谷歌的应用商店,每部手机将补贴一美元。
2.谷歌推出“定制版”应用商店表其入华诚意
2010年,傲娇的谷歌因为拒绝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等一系列原因,将其搜索引擎业务撤出中国。而中国市场也没有做过多的挽留,选择放弃谷歌。在谷歌离开的这五年,正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兴旺的时期,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谷歌也意识到其强大潜力,开始积极入华。此次谷歌除了在大陆市场推出“定制版”的 Google Play应用商店之外,还向中国官方作出保证,其在大陆业务将遵守当地法律,并阻止Google Play发布一些被认为不合时宜的应用。
第三:谷歌入华之后应用商店的关键举措
1.为中国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谷歌针对大陆市场推出“定制版”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这种妥协一方面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做出的让步,另一方面是如果谷歌在国内应用渠道激烈竞争中想要稳住阵脚的话,就必须做出改良和优化,以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以往中国用户所面对的Google Play是全球统一的,在界面、操作等方面并不能与中国用户的习惯完美契合。而此次谷歌应用商店的优化,相信会给用户带来更贴心的服务,同时这也是其抢占和留存用户的关键举措。
2.推广谷歌应用商店,与手机厂商合作
作为安卓系统之父的谷歌,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也分得一杯羹的话,势必要与手机厂商达成合作,保持良好的关系。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几乎所有国内安卓手机厂商都采用了经过深度改造和定制的安卓系统,而非谷歌官方的原生安卓系统,许多谷歌的互联网服务和应用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而Google Play一旦全面入华,如果强势安装其应用商店,逼迫手机厂商就范,那么到时基于安卓系统的所有手机都无法幸免。
但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谷歌还是以“示好”的态度在进军国内的,这点从上文的预装补贴就能看出来。谷歌要想保持自己在手机系统生态上的优势,但又不能 “得罪”诸多手机厂商,于是有了“补贴政策”。对于手机厂商应用商店来说,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安卓系统,往后只有两条路:完全接纳Google Play,双方达成分成;一部手机两个应用商店,Google Play与手机应用商店共存,让用户自行选择。
扫描二维码与小二CMS创始人沟通:
小二CMS专注于高端网站定制、系统开发、商城开发、外贸网站建设、公众号开发、小程序开发、网站优化推广、安全运维等技术领域。是高端定制网站领域著名服务商!
下一篇: 网站HTTP2.0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在智能家居从概念走向现实的今天,消费者对"全屋智能"的期待已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转化为对便捷、舒适、个性化居住体验的切实需求。
在微信生态中构建网站已成为企业品牌展示、用户运营与商业转化的核心场景。区别于传统网站,微信网站需深度适配微信的交互逻辑与功能接口,实现从流量获取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微信作为一款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超级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商业运营模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一个专业、高效且符合企业特色的网站已成为企业展示形象、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窗口。
在人工智能(AI)技术以迅猛之势席卷各个领域的当下,一个疑问悄然浮现:网站是否会被AI工具替代?
在用户注意力碎片化、搜索引擎排名与加载速度强关联的今天,网站访问速度已成为影响用户体验、转化率及SEO效果的核心指标。
在搜索引擎流量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企业SEO投入与产出比成为核心关注点。SEO关键词排名收费模式已从传统的“按词计费”向“效果导向+技术赋能”转型
在数字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网站已从“信息展示窗口”升级为“品牌价值载体”与“用户转化引擎”。